
图文来源于网络
2020年,在这个新消费时代,亲子游乐行业本来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行业本身的日益饱以及大量非游乐场行业线下门店对客流量的分享,传统地依靠地段优势的游乐场需要做什么才能逆袭?疫情爆发后,室内亲子乐园更是成了“超重灾区”,门店经营“雪上加霜”!
大多数门店开业尚无明确时间,即便重新开业也是顾客寥寥,可店面租金、店员工资一个也不能少。根据笔者的一个小调查:
有67.39%的顾客表示,待全球疫情趋于平缓才能放心带孩子上室内游乐场玩。
有28.25%的顾客表示,全国连续2周新增0增长才会考虑去游乐场。
毫无疑问,游乐场“生死突围”已至关键时刻。
疫情结束后,大众的消费心态必然发生改变。室内亲子乐园的“自救之路”在哪里?行业升级转型从哪些方面入手?室内游乐场的“未来”又在何方?中国疫情可以说暂时被控制了,但服务业仍处于休克状态。海外疫情失控,美股多次熔断,全球处在金融危机边缘,中国外贸出口业危险。白领蓝领可支配收入减少1万亿以上,小微老板亏损或减利1万亿。室内亲子乐园成了“超重灾区”,各业态中客流恢复最慢。游乐产业(租金/设备)投入大、客单价低、低频、耗卡慢,用户希望常换常新,客户资源闲置是最大的浪费。免疫力低的业态、模式使得企业在疫情后必然会倒下一批,疫情凸显了传统室内乐园模式的内在BUG。疫情后,必然有一段时间家长不愿意孩子去密闭空间,户外显然比室内更让人安心,笔者认为,亲子乐园应立即启动“户外+室内”的全新模式,成为亲子游乐提案商,成为3-6岁儿童最大的(商业化)流量入口。第一,户外亲子娱乐项目,寻宝、亲子运动会、赛风筝等,丰富多彩,常换常新。如到商场外空地、社区活动场所、公园、景区等场所。第二,引入户外新项目、新设备(轻资产方式),如卡丁车、VR虚拟对战等。室内亲子乐园在商业属性上是天然的“前端流量入口”,必须进行“盈利系统顶层设计”再造即盈利模式的重新规划,才能显著增加后端利润,通过直播将亲子流量分发到早教、玩具、珠宝等母婴童利润池。亲子乐园可以“直播化”,秒变网络店,直播可以说是疫情爆发后最大的风口。从图文时代进入影像时代,直播电商效率是图文电商的5-10倍。14亿人的个人电视台,万物皆直播,服务业非常适合直播。
远交近攻的意思就是打败消费半径内同业,向半径外优秀同行学习;与半径内异业共享引流,将流量异业全网分发分利。
店员之间、店与店之间可以分别进行PK,过程和结果可以实现自动奖惩机制,比如店员自己交100块钱PK金、或者老板放1000块钱PK金,这样大家在游戏娱乐的过程中就把邀约、在线营销做完了。那么全国门店的业务员都调动起来后,汇集成一个中央直播间,中央直播间里,找上最好的网红主播,那最后看整场的效果就非常好。马云有句话说:对新鲜事物常犯的错误就是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跟不上。可能很多游乐场经营者而言,看门店直播也是一样。但银泰百货在整个疫情之后最大的一个举措就是3000名售货员躬身入局,全员进行直播。柜姐们说一天只做三件事情,吃饭、睡觉、做直播。千万别忽视这些小流量,虽然这些分布式的小流量单独看起来都不是很大,但是他们跟客户的关系很亲近,转化率一点也不亚于那些网红直播。薇娅、李佳琦都是线下导购出身,对门店而言,直播本质就是卖货,这就是门店的职责。
亲子乐园的门店能力建设是必须的,也是可行的,直播可以逐步开展:第一阶段,目前亲子乐园不能营业时,绝大多数游乐场对孩子的关怀远远不够,最多发了一个延长服务时限的通知,因此建议首先连接用户,带小朋友在家运动、游戏。四个阶段做好了,一定会提高跟客户接触的频度,否则客户也不算真正的“粉丝”,沟通的频度也不够,所以未来亲子门店一定要切记提频、提频、提频。希望大家能够逐步积累起庞大的、可衡量、数字化的用户资产池,在问题外看到未来发展的潜力。要看到亲子游乐行业巨大的商业机会和潜力,认识到游乐场是3-6岁儿童幼儿园外最大的刚需场景、最大的流量中心,当我们逐步向后端的利润进行分发和转移的时候,亲子游乐的商业价值一定是利润倍增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