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8/3/8 11:16:19 关注:2415 人
2018年想投资儿童乐园不知道如何下手?不怕,我们来支招~从新一年新的行业现状和新的问题帮大家描绘儿童乐园的发展蓝图,想营利?不是问题~
行业现状
目前儿童主题乐园市场可谓冰火两重天。就“火”而言,当前儿童主题乐园行业明显处于快速成长阶段,甚至存在着大小企业一拥而上的局面。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随着第四波婴儿潮来袭,我国0-14岁人口激增至2.6亿,儿童可支配日常消费占到家庭收入近30%左右,未来5年中国的儿童产业消费规模可能由目前的1万亿增至3万亿,因此行业前景被广泛看好。
其次,目前儿童主题乐园行业并没有形成垄断的龙头企业,相反因为游乐设施结构同质化程度高,可替代性高,儿童主题乐园企业甚至可以不自行生产游乐设施而在外贴牌加工,即便是加盟也只需定向采购设备,而加盟费、设备安装费、人员培训费全免。
再次,受到电商的冲击,传统百货和购物中心销售业绩面临考验,而具有明确目的性和客流带动效应,且不能被电商替代的儿童主题乐园逐渐被主流商业地产商视为超市、影院、快时尚之后新的主力业态。因此,包括万科、保利、碧桂园、恒大、万达、世茂等实力开发商几乎全部涉足儿童主题乐园,尤其是万达,更是将其宝贝王儿童主题乐园作为重点战略业务加以扶持发展。
另一方面,儿童主题乐园市场火热的背后是儿童主题乐园企业个体的艰难生存。虽然儿童主题乐园的资金回报率预估都在40%左右,投资回收期为2.5年左右,但从2008年兴起至今,儿童主题乐园多数乐园运营周期不足两年,国内有超过4成儿童主题乐园已经倒闭,倒闭的原因均为资金链断裂。
目前存活下来的乐园多数处于实质亏损状态。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被认为是游客少,入不敷出,“多数时候,游客还没有工作人员多”,门票是儿童主题乐园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占比达80%。
而游客少的原因又可以归结为两方面:一是前述大小企业一拥而上造成的目前儿童主题乐园市场的饱和。当前购物中心数量激增已是不争事实,而几乎每个购物中心都规划有规模大小不一的儿童主题乐园,这明显的对客源有分流作用,儿童主题乐园与其依托的购物中心一样,客源半径正被逐渐压缩。
二是儿童主题乐园门票价格较高。目前市场上儿童主题乐园门票的定价基本在150元左右,虽然目前中国家长对孩子非常重视,但就中国当前的收入水平而言,“偶尔体验一次还能负担,长期来看,对于一般家庭是一笔不菲的支出与负担。”
儿童主题乐园开业投入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设备)与流动资产投资(租金),占比分别约为70%、30%。年度运营成本主要包括设备折旧、场地租金、人工成本、水电物业税费等杂费,分别占比35%、38%、19%、8%。
品牌方在一线城市投资2500平米左右儿童主题乐园约需投入1500万元左右;在二三线城市投资1000平米左右儿童主题乐园约需投入150万元。儿童主题乐园二三线城市租金承受能力约2元左右,一线城市租金承受能力约为4元。
因为租金在儿童主题乐园前期投入和年运营成本占比在20%-30%左右,租售比为15%左右,因此儿童主题乐园对于场地租金的敏感性较高。
收入方面,儿童主题乐园的收入主要包括单次门票收入、会员价格和会员卡收入、袜子和毛绒玩具等纪念品销售收入、水吧和零食的销售收入,以及与儿童早教机构合作带来的一些其他收入。具体而言,目前市场上品牌儿童主题乐园的单次门票均价约150元左右,区间为60-230元。会员卡、年月卡或次卡一般可享受7-9折优惠。
据机构提供的信息显示,目前国内多数儿童主题乐园仍以门票收入为主。在整体收入构成中,门票收入比例占到79%,餐饮和零售收入占11%,品牌植入收入占比5%,其他收入只有5%。多数场馆的门票和零售仍是绝对收入来源,乐园衍生产品开发极为滞后。
现存问题
01
游乐设备供应
技术门槛不高,产品同质化,价格竞争激烈,侵权现象普遍。
游戏游艺行业和中国其他行业一样,知识产权保护遭遇短板。江xx称,虽然产品进行版权登记,但企业维权比较困难,基本都是“被动”维权。bh娱乐国内外市场产品严格区分,在海外卖得好的产品,绝对不在国内卖。韩xx的新工厂将限制一般客户进入,只有品牌客户才能进入。他称此举是不得已,因为已遭遇太多产品被侵权事件,建自己的工厂就是为了保护自主开发的产品。
即使是龙头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也极为无奈,往往新产品推出不多久,就会出现仿冒产品。JM的做法是除自主研发外,与国内大专院校、国内知名公司建立合作,不断推出前沿技术产品,整合资源推出高端创意,让仿冒者仿得了“皮毛”仿不到“核心”。
市场分散,业内知名企业的年销售额也不过是大几千万的水平。
02
游乐场
儿童娱乐消费市场同质化严重缺乏文化内涵,对孩子洞察不足,研发不足,创意不够”。由于儿童设施的高度相似和儿童游乐活动的雷同,千店一面、坪效低、业态单一、服务不专业是目前市面上儿童主题乐园面临的主要问题。
行业趋势
未来行业IP主题化运营将是主要趋势,互动性内容需求将会增加,与更多更新的科技结合,更加注重独一无二的体验,行业跨界发展,多种业态融合带动全家消费,朝着打造超级家庭娱乐中心,真正实现亲子同乐的方向发展。
品质提升:在儿童主题乐园市场不缺乏数量的情况下,提升质量是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可能方式。高品质的儿童主题乐园不仅对消费者更有吸引力,对购物中心也更有吸引力,在设备、服务等方面进行品质提升,不仅可以增加客流,同时也会增强自身在与甲方谈判时的竞争力。
特色塑造:从目前的市场反馈来看,有特色,有故事的儿童主题乐园的表现要优于单纯由设备堆积而成的儿童主题乐园。目前市场上出现了日韩动漫主题、冰雪主题、森林生态主题、海洋主题、环保主题等不同特色的儿童主题乐园,一些好的儿童主题乐园甚至成为所在城市的旅游目的地。
盈利模式多样化:毫无疑问,目前以门票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儿童主题乐园最需要做的是盈利模式多样化。北京五彩城的探奇乐园免门票入场,游戏币消费的模式便是有益的尝试。
与合作伙伴共赢:在商业地产领域有一句名言:成功的第一条件是选址,第二条件也是选址。虽然购物中心需要好的儿童主题乐园汇聚客流,而实际上儿童主题乐园只有在好的购物中心才有条件汇聚客流。因此儿童主题乐园通过给付较高租金,或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抢驻市场上位置好,人气旺的购物中心,是增强其生产和盈利能力的重要途径。此外,基于儿童主题乐园有儿童教育的功能,与政府建立合作关系,争取资金或场地的支持而得以生存发展也早有先例。
投资逻辑
01
游乐设备
传统的游乐设备公司已经发展很多年,形成了一批有规模的成熟企业,但行业整体门槛低,竞争激烈,成熟企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没有投资价值。
但是游乐设备扩张性、可复制性更强。可以关注一些有科技含量和新技术应用的设备公司,看看有没有创新的产品和模式解决现有的痛点。关注公司的产品技术领先市场的程度,关注公司短时间内迅速开拓市场的能力,因为行业追随者很多,一旦有跟随者进入很快进入价格战阶段。
单纯卖设备的没有竞争力,卖设备的同时提供独特的整体技术解决方案(xx)或者运营解决方案(xx),是一条差异化的道路。但如果喵呜只是卖设备和技术,参与不到后端的分利,利润和规模也会非常受限。
总的来说,这个行业竞争者众多,市场分散。即使有一定的技术领先性,也会很快被竞争对手模仿抄袭。行业也没有形成版权、专利保护机制。很难形成规模特别大、占市场份额很高的公司。
有一个趋势是将以前传统的设备联网化。例如娃娃机、摇摇车。运用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去整合传统的游乐设备。娃娃机的联网通过运营手段可以促进用户单次消费金额的提升。摇摇车的联网,用在线支付解决了线下运营的费用结算、设备维护的痛点。但同时存在的问题是,高利润率和低门槛会吸引大量的入局者,红利期能维持多久?
02
游乐场馆游乐场馆运营也是一个进入门槛低,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领域,每一年都有非常多的新品牌前赴后继。游乐场馆对场地面积要求大,租金高,前期投入高。如果商场位置不好人气不好客流不旺,迅速就会倒闭。游乐场管不能完全依赖于商场的客流,反而对于商场来说,希望好的游乐场起到为商场引流的作用。
对于自身运营来说,也需要从提高客流量和提高消费金额两个角度去努力。引流的关键在于是否提供了稀缺、新奇的体验。稀缺的体验主要取决于资金实力、新技术的应用、策划能力、快速更新迭代的能力。在提高营收的同时,引流效果越好的,在后续和场地方洽谈租金等合作条款时的议价能力也越高。eg Teamlab的模式 提供独一无二的视觉体验 票都卖疯了
从提高消费金额提高坪效的角度来说。包含多种业态的综合体,坪效更高,也驱动着业态往多元化家庭集体消费的方向走。
所以未来应该是规模场地更大,业态更丰富的线下乐园才会有生存空间。规模小的没有特色的乐园慢慢会被淘汰。
行业资本进入程度非常低。头部企业现金流较好,都是利用自己的利润滚动发展。
如果资本进入,必然是对短期内迅速做大规模有预期,加速扩张的步伐和速度。然而一个游乐场的经营好坏,跟时间空间等不可复制的因素有关 。比如说MELAND只有开在南山万象城那样的地方才能盈利。如果短时间内,没有像南山万象城这样的项目开业,即使拿了钱,也不能随意去扩张开新店。YYT拿了很多资金之后发现拿这些钱去迅速开店并不是个好办法,反而因为新店的业绩不行,拉低了整体的利润率,但又有扩张规模的压力,所以开始直营转加盟,转向输出整体解决方案的发展路径。
有70家直营店一年可以做到4亿的营收,但可能需要做1000家以上的加盟店才能获得同样的营收规模,市场是否能容纳的下这么多同质店?管理加盟的能力公司是否具备?都是未来发展中要遇到的问题。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资本进入到底能给游乐场的发展带来怎样的赋能?能推动公司发展到什么量级的规模?
从产业链看,这个行业是上游向下游布局的一个趋势。上游的地产商,投资/自建游乐场品牌(万达宝贝王为例,相对于行业其它竞争对手有场地资源优势)。
上游的设备商,为了让自己的设备卖的更好,经营品牌提供加盟服务(以奇乐儿为例,类似阿拉小优开店是为了卖奶粉的思路,相对于其它卖设备的公司有服务附加值的优势)。上游的资金投资下游的游乐场品牌的逻辑是成立的。
但总的来说,线下游乐场经营,并不是一个很好做的生意。成本没有下降的空间。收入的提高也有天花板。开的店越多,利润率却越低,没有规模效应。做直营吃利润,做加盟亏营收。
风险提示
幼儿游乐行业的风险点主要聚集在以下几点:
1、意外事故风险,主要包括:产品质量不合格导致的意外事故及游乐场所管理不善而发生的意外事故。因此需要关注生产商资质、产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游乐场所风险预防和处理机制是否健全。
2、侵权风险,包括侵犯他人知识产权风险与产品被他人侵权风险。针对侵犯他人知识产权风险,需关注已发生的争议案件数量,争议金额大小,侵权产权数量及占比,是否已有解决方案等;针对产品被侵权,则需关注是否具备商业秘密、知识产权及生产流程的保护制度,是否具有打击侵权行为的行动。
3、同质化竞争激烈风险,包括游乐设备与游乐场项目的同质化程度高,因此需关注差异化的游乐设备提供商、稀缺性或新颖性,且坪效比高的游乐场。
上游设备商比线下游乐场更值得下注,只要设备具备足够的竞争力,无论线下乐园再怎么变化,都将有设备商的一席之地。所以懂得分析现状,把握时机,才可以在新的一年“吃住上”!
整理:网络
转载请注明《GTI神州游乐》!
网友评论